据上观新闻10月28日报道,日前,上海理工大学召开综合改革通气会。据上海理工大学介绍,从2025年至2027年,上海理工大学专业调整进入加速期,陆续停招、撤销、调整11个专业,包括税收学、广告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;而从2028年开始进入稳步调整期,计划停招2-4个专业。
一方面,缩减部分专业;另一方面,规划新设新专业。据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李凌介绍,学校围绕医疗器械、能源动力、光电仪器、数控机床、工业智能、系统管理六大服务领域,在升级改造专业集群的同时,规划新设智能化、绿色化、交叉性的新专业,比如材料智能技术、航空航天(方向)、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、低空技术与工程、具身智能(方向)、应急管理等。
计划到2030年,学校将普通本科理工农医招生比例提高至78%以上,扩大专业硕士招生占比超70%,理工农医类达85%以上;动态调整超1/4学科专业方向,以满足高性能医疗器械、机器人等行业对人才的急需。同时,学校将增设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、应急管理等新兴交叉领域新专业,建设300门“AI+”课程,实现AI教育全覆盖。此外,学校还将“关停并转”假肢矫形工程等12-14个就业率低、报考率低、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。
据悉,上理工对所有本科专业实行“红黄绿牌”制度,综合考量“需求、招生、培养、就业、监测”等关键因素,并同时考虑第三方社会评价,加强对专业建设的全过程监测、评估、跟踪与反馈。
在招生环节,重点考察高考志愿率、大类分流报名志愿等核心数据;在培养环节,重点考察专业建设质量、教学成效及资源配置效益等关键维度;在就业环节,重点考察毕业生就业质量(就业率等),通过构建需求响应评估,科学研判专业设置的市场适应性和发展潜力,为专业动态调整提供客观依据。
专业评价综合得分低于1.0的,将被给予黄牌警告;若同一专业连续三年获得黄牌警告,则升级为红牌警告;受到红牌警告的专业,学校将综合考虑专业的产业背景、市场需求及专业建设规划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,审议决定是否限制或暂停招生。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自“上观新闻”,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来电或致函告之,我们将及时给予处理!